制造业“上云”难易

时间:2021-07-16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制造业“上云”难易}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制造业“上云”难易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上云”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重点。制造业企业“上云”既难又易。眼下虽有政策强力引导,致使“门槛”变低,但仍有众多系统性技术难题尚待解决。特别是企业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的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一直挥之不去,都对企业上云形成阻力。

“云”入实体经济



所谓制造业企业“上云”,是指为企业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程序等云服务。建设一个数据模式库,将企业的人事、销售、生产等各个方面链接起来,提高效率和效益。而工业云与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则同属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

按照业内人士的表述:“将应用于制造业后,传统的制造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多个方面来看,云计算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云计算的运用,使从事制造的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调整生产结构,以此来顺应工业4.0的实际需要。

若以个人电脑作类比,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就类似于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而广义“工业云”指的是这三者构成的系统。狭义上的“工业云”,指企业在设备联接、元器件通联的基础上,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APP。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13年-2016年,中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年均增长超过146%,但我国总体企业上云规模基数较小。据IDC统计显示,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仍不及美国的3%。而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开发工业APP、构建生态圈上,政府部门早已给出了量化指标。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实体店营销策划公司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以及培育百万企业上云。

根据工信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到2019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达到4300亿元。企业上云已成为继机器人之后,智能制造领域建设的重点之一。

政、企分头行动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已行动起来,将企业上云作为谋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抓手。在由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18年企业上云推进会上获悉,自2017年起,我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鼓励企业上云的有关政策,而国内外相关厂商更是早已开始长线布局。

广州市的实际行动较快,已推出《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服务券奖补工作方案(试行)》。根据该方案,企业可使用“上云上平台”服务券购买工业互联网相关应用服务,事后政府补助企业“上云上平台”费用。到2020年,广东省将支持1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河南省郑州市则实施了“百千企业”上云计划,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产生的服务费,按照不超过合同金额的70%给予补贴。补贴力度最大的要数辽宁省沈阳市。根据沈阳市印发的《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该市安排一定资金,鼓励和支持工业和软件企业等上云,将按照年度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50%给予补贴,单企最高限额达到200万元。

应接不暇的政策热潮已经把企业上云推上了实现工业4.0先进制造目标的又一赛道。而面对我国庞大的云计算市场以及发展潜力,中外知名企业早已将这一领域作为未来重点投入的方向。

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资产业政策,云计算领域仍有外资限制。国外企业往往是先实施设备自动化,而后进入工业软件,近年才开始建设云平台。而中国的企业基数大,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所以往往先建一个平台,把(企业)连接起来。因此,以通用电气、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外资企业需将自家的工业物联网平台落在云基础设施上之后,莆田营销策划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这一合作模式将奠定未来中国工业云的基本雏形,即几家大平台加上各类云服务提供商。

多方均存疑虑

与各级政府的支持相比,具体到云服务提供和购买双方时,有些企业“顾虑”就比较多。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方而言,制造业企业上云目前最少也要克服三大障碍。而对于希望获得上云服务的企业而言,数据安全问题则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从云服务提供方看,种类多、数量杂的工控协议,是企业上云的难点之一。企业联网最早从分布式数控机床联网做起,到制造数据采集,发展到今天第四代、第五代设备联网。不同厂家、不同时代生产的不同设备,有自己的工控协议。其次,“怎么联”的问题也需要克服。老设备没有任何可以联网的地方,即使已经有了数据采集的系统,但采集了以后,只能自身用,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开放的接口,封闭的系统是无法联接的。最后,企业APP奇缺也制约行业发展。工业软件是真正支撑着工业互联网走向普及和应用的基础,而我国工业领域信息化本就相对于制造能力有所滞后。

目前,安全问题是决定企业是否选择上云的决定性因素。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粗略统计,企业对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三方面担忧,一是对于上存在顾虑;二是感到重构传统业务系统难度大;三是可能面临云服务系统性风险。广东省政协曾派出调研组前往深圳,发现很多企业考虑到数据安全与商业秘密保护,宁可自己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也不愿意使用公有云服务。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企业可以通过云保险解除上云的后顾之忧,为企业上云步入数字化转型之路提供保障。云保险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投保前为云服务商进行风险评估,帮助厂商挖掘潜在风险。第二个是事故发生后,将上云客户和云服务商的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进行经济赔偿。

制造业“上云”难易

上一篇:亚马逊《新世界》游戏启用域名Newworld.com上线官
下一篇:传统业务安全上云的关键及成本问题


版权声明:以上主题为“制造业“上云”难易"的内容可能是本站网友自行发布,或者来至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客服QQ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扫码咨询
    制造业“上云”难易
    打开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制造业“上云”难易”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制造业“上云”难易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云安全问题,云计算产业

关于 | 业务 | 案例 | 免责 | 隐私
客服邮箱:545321@QQ.com
电话:400-021-1330 | 客服QQ:545321
沪ICP备12034177号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4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