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戏陀螺 案山子,猫与海
导读:对于日本IP,撇开价格,中国游戏厂商都趋之若鹜。可是对于日本的IP审核与授权机制,中国人又是吐嘈不完。游戏陀螺采访到在日本从事多年游戏发行的资深人士陈怡宏,探讨中国游戏厂商拿日本IP做游戏背后的种种苦水滴滴快车。
受访者简介:
陈怡宏,中国某个小岛台北人,曾任青文出版社电玩杂志编辑部主编,主导某个小岛版电击王及电击GAMES创刊。2003年受邀进入日本SONY旗下SCEJ公司,后辗转SEGA等日本知名游戏公司,在游戏界耕耘15年,对游戏在日本的本地化、运营推广以及IP授权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中国人吐槽不完的日本IP审核与授权机制
1、为什么版权费炒到几千万:反正都不信任,挑个贵的
有时候,日本版权方是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人,所以人脉、信任非常重要。钱的确可以解决事情,可是如果成本太高,高过了这个IP能够产生的价值就得不偿失了。因为他们高估了,针对IP的认知还不够深。日本可能有一些特别的 要求,因为对中国市场没那么了解。中国最大的通病就是大家会喊价,然后价格就高了。在同一个信任基础下,版权方当然会选贵的。
2、代理形式之变:越分越细,保证可控、赚钱
代理形式比之前发生了变化,以前很多是区域代理,现在分得很细。就算我是SEGA,去一个公司谈一个产品,他会直接规定这个产品只能做成PC在线游戏,而不能做其他类型,提案的时间点就已经被指定到这里。至于独占、非独占的话是另外一件事情。
谈合约的时候很难谈到独占,如果提出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他对市场期待的话,对方是不会给独占的。他会想办法给你的权利紧缩到一个点上,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它能控制,另一个是他能精准地知道赚不赚钱。
3、日本的IP授权监修为什么这么变态?
他们的监修变态其实可以理解,在日本,如果你能够做到“报告——联络——商谈”,日本对于生态和文化的标准、礼貌的严守,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他们会释放一些权力出来。
这个在我以前合作的案例中就体会过,对方审查人员也不想一天到晚审查你的东西,你只要每次提出你的想法和做法,提的都是有sense的、维护原著的、能够让游戏赚钱的出发点的提案的话,10次之后,对方也会开始信任你,得到信任之后,他会跟你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4、一般IP授权死在没有一个正确的窗口
首先要明确IP是原作、游戏还是次IP。其次也必须要搞清楚,然后才知道IP的持有者到底是谁。比如《圣斗士星矢》,它的漫画IP在集英社,而动画IP则在东映,每个都不一样。一般IP授权死在中间没有一个正确的窗口,来处理这个事情。有不少中国厂商直接去找版权方,虽然找对了对象,但最后都挂掉。这是因为许多中国厂商不懂得其中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中间如果有一家公司去促成,就能够比较大的机会促使合作案的成立。
为什么很多IP授权挂掉?文化差异的不同理解
1、出发点不一样
两边人的想法、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为了赚钱,一个是为了IP。日本人一直觉得我不详细明白你能不够维护我的IP,推广是怎么样所以次次都出手,处处都要检查,所以看起来很难办事。而中国厂商对日本授权IP监修的不适应,是因为中国厂商对他们理解不够多。
2、中国人喊价凭感觉,日本人要的是流程与文件
中国人拿IP就是喊价,你喊多少,我喊多少,成了就行了,基本上凭感觉。但是日本就不一样,首先重要的是文件。日方的标准有两个:第一,你到底了不了解我;第二,你提出来的方案到底吸不吸引我。这两个标准都clear了,才会有下一步进一步的谈判。所以第一份文件是一门艺术。后续的审查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基本流程是:大框架之后就是小细节。
3、中国人怕东西讲出去被抢走
中国厂商还有一个诟病,就是怕东西讲出去被抢被夺走,可是在日本谈生意的时候,对方是需要告诉他一个完整、有逻辑的方案,这天津媒体邀请是日本人最重要的一点:必须要说清要说做什么类型的游戏,它会用到什么,预计怎么走,章节架构大概是怎样,他才能够去image,他才会下决策说这个东西给你行不行,安不安全,能不能赚钱。
4、口碑为王与流量为王导致的游戏文化差异
在日本只要把产品做好,口碑做好,玩家就会进来,可是在中国不是,中国是要流量,要跟各平台搞好关系。日本的手游文化是细水长流,而在中国一个手游成不成功,能不能赚钱就是看它前两个礼拜,前两个礼拜如果不能给他创造利益,那就肯定赚不回来了。日本人是不吃赚快钱这一套的,在初期口碑还没建立之前,花再多钱都只是在做负面营销。
拿日本IP做中国游戏,你真的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