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互联网时代,我们用隐私换取的是保护和便利吗?}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用隐私换取的是保护和便利吗?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
交出隐私,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做主的权利,拱手让人了。 两年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李彦宏发表了这么一番言论: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加开放,相对来说也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中国人对此的反应是一脸懵逼,我怎么不知道我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 更何况这话用户自己来说可以,啥时候轮到李老板代表中国用户呢?我说「鄙人」那是自谦,你称呼我为「鄙人」不是讨打?更者百度搞竞价排名祸害用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正常用户谁会放心把隐私交给这种企业? 但这件事魔幻就魔幻在,李彦宏说的不是屁话,而是真心话。这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互联网大佬们对于用户隐私的态度,就是不在意。 毕竟对于互联网巨头们来讲,隐私意味着数据,用户数据就是公司最大的资产,公司的收入和市值,都建立在海量的用户数据上。 最重要的是,在保护隐私这件事情上,我们根本没有选择权。每一个App都会象征性地给你弹出一份同意用户条例和隐私政策,好像特别尊重你,给了你知情权一样。实际情况是,用户不点,就无法使用这些App。面对互联网巨头们的压榨,用户还有「同意」之外的其它选项吗?
这就跟你不断地喂我吃屎,不给我吃任何东西,然后得出结论:「馆长爱吃屎」一样。 请不要在评论区打馆长爱吃屎谢谢。 李老板能不经大脑做出这种发言,可见大佬们对用户隐私权忽视到了什么地步。 就算不谈选择权,用隐私换便利这事,更像是互联网公司狡辩的理由。一直以来,这些公司都试图向用户洗脑,我们采集你的隐私,用大数据和算法,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为你提供便利。 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交出自己的隐私,换取的是保护和便利吗? 我们双手奉上自己的隐私时,获得的其实是一个奶头。 资本总在窥探 说互联网公司喜欢窥探用户隐私,其实是冤枉的。那哪是现在喜欢,在试图了解消费者这件事情上,大公司可是一直在努力。 我在上一支视频《互联网广告》中提到过广告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种玄学的投入产出比,本质就是因为对消费者不够了解。
早期的营销、咨询公司,为了了解客户的市场定位,就只能做各种调研,通过各类调查问卷、数据调查的方式,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消费者。 说白了,这些广告主们做的所有工作,就是试图了解消费者脑子里的想法。比如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消费者为此愿意付出多少钱等等。
营销当中有个经典理论叫做「定位」,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处在一个广告爆炸的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会被动看到上百条广告。 当然这是几十年前的数据了,现在的话,一个人正常出行一天,大概可以接触1000-1500条广告。坐地铁上班全让你上招聘网站,坐个电梯就让你买二手车,刷个朋友圈告诉你报个¥9.9的Python班吧,再不学就被淘汰啦!
叹口气一回头看向窗外,还能看到几个大字: 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在广告的狂轰滥炸,和汹涌的品牌中,想要记住一个品牌、一件商品,对消费者是很困难的。 「定位」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确保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位置,也就是所谓的,占据客户的心智。因为客户的心智位是有限的,一共就能记住那么多个。 譬如我现在虽然在减肥,但是脑海中一想到可口可乐,尤其是冰镇罐装可口可乐,脸上就不受控制地浮出一抹微笑。这就是因为,可乐在我心中,和「快乐」联系在了一起,占据了我的一个肥宅位,啊不,心智位。 这个心智位,其他品牌的碳酸饮料是难以抗衡的,唯有奶茶可以撞开它。 其实可以想象,这个经典营销理论的建立,难点就在于人脑是捉摸不透的。商家不知道消费者具体需要什么。 不仅商家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还是拿可口可乐举例。1985年的时候,为了应对百事可乐在销量上的步步紧逼,可口可乐公司做了一次市场调研。他们深入到10个主要城市,进行了大约2000次访问,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顾客,是否愿意接受口味更柔和的新可口可乐。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非常愿意尝试新的可口可乐。于是可口可乐公司下定决心,立即开发出了新口味的可乐。 在推出新可乐之前,可口可乐公司不可谓不谨慎。又花了400万美元在13个城市,通过19万人进行了口味测试,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新口味的可乐胜出。 可口可乐公司满怀信心地推出新可乐,结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原本的消费者不仅无情地拒绝新口味,为了逼迫可口可乐还原配方,甚至开始组织抵制新可乐。 这个巨大的失败至今还是商业和广告课程上的经典案例。
这个案例的经典之处在于,在推出新口味之前,可口可乐公司事实上是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得到的结果确实也是新可乐占优,但推出市场后,实际情况却与当初的调研背道而驰。
从此品牌方悟出了一个道理:消费者是渣男啊。 这是因为消费者其实并不理性,消费决策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经济学常常把个体看做理性人,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大师理查德・塞勒却认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其实是行为可预测、且容易犯错的个体。
说白了,消费者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资本窥探不了消费者的大脑,消费者自己都无法窥探。比如昨天半夜我在外面散步透气,告诉自己好好减肥少吃碳水,好好减肥少吃碳水,然后回到家中时,不知为什么,手中多了一碗加火腿加鸡蛋的豪华炒河粉。 不怪我,炒河粉先动的手。 人不能窥探大脑,但是机器可以。 机器没有情感,我们的手机只是忠实地记录我们的行为,然后大公司再通过算法分析这些行为,再来对我们进行预测。 不夸张地说,献出了我们的隐私后,某些方面,机器远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人是会口嫌体直的如何软文发稿,机器可不会跟你口嫌。 在互联网时代,广告界这个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法越来越清晰。只要我能更多地获取用户的隐私,拥有更多的数据,广告花费的每一分钱,我都能清楚的知道其效用。 在过去,大公司们花费巨额资金试图弄清楚用户脑子里在想什么。但今天,他们只需要通过机器去窥探每个人的生活就可以了。 资本总是迎合 资本的一大特点是,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它会不断地满足你的需求。 我很喜欢马亲王的一篇文章,叫《下里巴症候群》,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下里巴症候群的解释是,我们会努力要作一个风雅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结果还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暴露出自己的俗人本质。我们试图跟着阳春白雪的调子高唱,脑子里想的却总是阳春面和白雪公主。
打个简单的比方,对知识的渴求让我去闲鱼买了个二手的kindle oasis,然而多数时间我都用它来看漫画。 另外说一个知识点,闲鱼现在已经成为国内kindle最大的交易平台。这不是广告,只是想告诉大家,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是下里巴症候群的重症患者。
几年前我有个朋友在一家类似内涵段子的公司做运营,那个时候他们的运营方式,就是用爬虫去扒互联网的各种内容,但是因为算法不强,就全靠运营人肉筛选推送给用户。每周他们会开会分析浏览、评论数据,用来判断用户喜欢哪些内容。 一开始,他们还指望推送一些高级幽默给用户看,最后发现,数据最好的,永远是低俗和性擦边内容。于是为了KPI,他们放弃了理想,疯狂给用户推送这些内容。
机器的运作原理是一样的,甚至比人更功利。比如你躺在床上随手刷抖音,你以为你是漫无目的的,但机器记录了你对每一个视频的停留时长、点赞、评论。然后算法会分析你的行为,给你推送让你上瘾和沉迷的视频。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抖音上涨粉最快的,永远是摇来摇去的小姐姐。你可以说这是无用的内容,但很大程度上,这就是机器给我们呈现出的结果。 也就是说,人人都是LSP(哔——) 也就是说,你在第一层,算法永远在第五层。 算法不仅会预测你想看什么内容,还会帮你判断你应该看什么内容。如果你刷抖音就会知道,虽然你关注了不少人,但过一段时间后,这些你关注的账号,就消失在了你的时间线上。你以为是这些人停更了,过段时间才会发现,其实是算法给你屏蔽了。 因为机器认为,你需要新鲜感,同时不断给你推出相近的新人,才能保证大盘的新鲜血液。前几天GQ实验室发表了一篇《一个粉丝两百万的抖音账号,从走红到消失只用了180天》的文章网站建设公司品牌,讲述的就是在算法的推陈出新下,内容创作者,逐渐沦为工具人的故事。
当然不仅是抖音,像在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你对每一个商品的浏览,每一个页面的停留,也被作为数据分析的一部分,被背后的巨头们获取。 机器会根据你的兴趣,为你推送你「认为」你需要的商品,来刺激消费。那么平台会给你推送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吗?当然不会。 就像我在上一支视频中说的,在这个过程里,你已经被标签化了,你不是人,而是被性别、性格、购买力、消费倾向等等标签组合成的综合体。平台的目的是多卖货,推荐给你的东西,实际是在价格、品类上,能刺激你最快购买的商品,哪怕你并不真的需要。
更可怕的是一些App会盗取你的关键词和剪贴板,我不止一次碰到过我刚和朋友聊完某样商品,就分别在朋友圈和其他电商App上看到了这类商品的广告。你很难有证据证明是哪个环节,你的隐私被盗取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你知道你的隐私被盗了,他也知道你的隐私被盗了,我们都知道你的隐私被盗了,但都在用便捷作为借口。
奶头乐理论大家很熟悉了,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为了让80%的「边缘人物」安分守己,就是制造大量令人沉迷和消遣的产品,像奶嘴一样,塞到这些人的嘴中。 虽然这个理论的出处尚有争议,但其描述确实精准。大公司试图告诉我们,我们献出隐私,他们回馈我们以便捷和效率。实际情况是,献出隐私后,他们赚取了金钱,我们获得的,是不断令我们沉沦,和堵住嘴巴的奶头。 资本永远引导 隐私这件事情,其实本来是资本与我们之间的缓冲带。 人的大脑是个黑箱,不仅资本无法探测,通常情况下,我们自己也很难弄清楚,我们的大脑在思考什么。 正是这种未知,资本才愿意敬畏消费者。比如在定价上面,逐渐去摸索和试探消费者的底线。但是现在不用了,大数据不仅能轻易测算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甚至能借用这套分析,进行价格歧视,来大数据杀熟。
失去隐私,意味着失去谈判的筹码。 你不穿衣服上牌桌,拿什么跟人赌呢。 当然让人上瘾,从而刺激消费这种行为,也不是今天才出现。 比如食品行业的巨头们,就像烟草行业面对肺癌问题一样,也曾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肥胖。很显然,人们的肥胖与食品中超标的糖分有着紧密的关系。还有过量的盐、脂肪,都对人们的健康有损伤。 这些食品行业的巨头为了探究食品中的诱惑性,甚至给大脑做过探测,来判定大脑中的神经对食品的反应。结果显示,大脑对糖的反应和对可卡因的反应是一样的。 当这些大公司探究人脑,了解到糖让人上瘾,但同时从医疗报告中得知,过量的糖导致肥胖时,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往自家的产品里添加更多的糖咯,你的健康关他什么事呢? 食品行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当资本掌握你的大脑后,他们到底会做什么? 大脑确实难以探测,但如今通过机器和算法的帮助,远隔千里的巨头们,可以轻松地窥视用户的大脑,预测用户的行为,并进行引导。 诚恳地讲,在大数据的笼罩下,我们的确获得了便利,但我们的行为也越来越被限制。
拿走我们的隐私,并且告诉我们,这是为了我们好,是为了更便利,更安全。你什么也不用想,按照我给你的安排去生活就行。 这种家长式的做舆情数据监测平台哪家品质法矛盾在于,巨头想当爹,但用户并不想当儿子。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是选择的权利,议价的能力,和看见更多东西的可能性。交出隐私,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做主的权利,拱手让人了。 我知道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想要完全保护隐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你不勾选用户隐私条例,意味着你不能使用App。除非你完全放弃智能手机,完全放弃互联网,才能逃离捕捉。 行为上的放弃,并不意味着态度上的妥协。就像食品行业一样,肥胖和健康问题在全球愈演愈烈,最终倒逼他们开发了无糖产品。
世界如此,但不代表着世界本该如此。 |
上一篇:淘宝用户名是会员名吗(修改淘宝会员名的小诀
下一篇:遭遇客户巨额索赔!从46万美金减少到20万,我是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用隐私换取的是保护和便利吗?”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互联网时代,我们用隐私换取的是保护和便利吗?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