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

时间:2023-01-19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文章总结了问卷调查设计的一些细节以及主要设计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给大家工作带来帮助。

问卷调查法

  • 适用于:调查用户的使用目的、态度和观点
  • 不适合:探索用户新的、模糊的需求

一.全局说明

非必要信息不得出现在问卷的说明中。

需要提及的核心信息无非就这几个:

  • A.目的:帮助改进XX
  • B.时间:3-5分钟
  • C. 匿名和保密

注(如果有奖品也可以写上)

二.题目设置需注意的细节

1)简洁和明确的平衡:

【例子】 您使用XXX的历史多久?——简洁

您第一次使用XXX是什么时候?——简洁、明确

您第一次使用XXX(不一定是目前最常用的这个)是什么时候?——稍微牺牲了“简洁”,但是更“明确”!

2)态度中立、无诱导性

【例子】 您对目前常用的XX满意吗?

您对目前常用XX的满意程度为?

三.选项设置需注意的细节

1)选项互斥



【例子】 您平时上网较常浏览的内容为?

  • A.产品经理
  • B.产品运营
  • C.交互设计
  • D.用户运营
  • ……

B选项与D选项存在着重叠于是,删除D选项

2)包含所有的可能

能否做到这一点,就反映出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否充分。当怀疑选项设置可能不全时,可以再去找产品、设计、运营人员探讨、核对网络营销推广软件百度云

可以设置【其它________】选项,以确保用户始终可以作出选择;同时,选新媒体 营销择【其它_______】选项的比例高低也反映了选项设置是否全面。

3)用户易理解

【例子】询问用户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时,选项“iOS(iPhone)、symbian(塞班)”就比“iOS、symbian”更容易理解,虽然前一种表达貌似不伦不类。

4)变量的测量类型

实际工作中,只大体区分为“类别变量”和“连续变量”两大类。

就统计测量层次上来说, “连续变量”比“类别变量”级别高,包含信息丰富。

所以,可能的情况下,尽量让选项“变为连续变量”。

【例子】 想了解用户为知识付费情况,两种选项设置后一种更好):

  • A.付费
  • B.不付费
  • A.频繁
  • B.经常
  • C.一般
  • D.很少
  • E.从不

5)态度中立、无诱导性

【例子】选项“时事政治”改为“时事新闻”;“愤青”改为“热衷点评时政的普通人”

6)随机顺序呈现

选项应该随机顺序呈现给答题者,这样可以排除首尾选项或中间选项更易被选择的倾向

四.避免反应心向

反应心向是指回答问卷的人有时有意识的讨好出题者;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在线下、面对面、有奖品的答题环境下,更易发生有意识的反应心向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匿名的情况下,有意识的反应心向会减弱很多,可以通过以下努力得到缓解。具体做法如下:

  1. 指示性说明部分:强调匿名和保密;强调认真、如实回答才能参与抽奖。
  2. 问卷中:非必要情况下,不要求用户填写收入状况、手机号码。即便确实是调查所需,也要说明缘由,且保留用户自主决定是否回答的权利。
  3. 数据分析时:涉及自家产品和别家产品的满意度、好感度等这些态度评价的比较时,一定要小心得出结论(可能存在反应心向,用户对自己产品的评价很好)。

五.建立不同问题、选项间的呼应

一方面,可以互相印证,提升问卷的信度(当然,没必要仅仅为此而增加题量——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便于在统计分析时采用交叉分析/列联表的方法——这会为你的调查报告在“丰富、准确、有价值”方面提升很多!



【例子】“您在XX上比较关心什么类型的人?”“您在XX上感兴趣的内容为?”这两个题目可以用来做交叉分析能找出“人”和“内容”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组合

六.问卷题量

为了得到大量的样本,且希望数据质量较高,问卷本身就会受到限制——题量要偏少。实际工作中,将问卷总题目数控制在25题之内,平均答题时间不超过300秒(事后统计)。

七、问卷投放

除了问卷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调查成败的因素就是样本质量(样本量足够大,且具有代表性)。想要样本量大,就尽可能多地动用投放渠道,当然还有些投放小技巧(越处于操作流程结束后、入口文案的排版越独立,反馈问卷的打开率越高,详见taobao UED渡劫的《卖家反馈的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

举个栗子:

在所营销软件站免费有操作流程完成后插入调查问卷。

如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或观点,欢迎一起交流探讨,∩_∩。

 

作者:林洋,网易云课堂产品经理,个人公众号:产品时间

本文由 @林洋 于。,。

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

上一篇:智能产品之惑:智能产品的用户需求是什么?
下一篇:数据测量与分析:入门完全指南


版权声明:以上主题为“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的内容可能是本站网友自行发布,或者来至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客服QQ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扫码咨询
    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
    打开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用户研究之问卷调查法(全总结)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用户研究, 问卷调查,

关于 | 业务 | 案例 | 免责 | 隐私
客服邮箱:545321@QQ.com
电话:400-021-1330 | 客服QQ:545321
沪ICP备12034177号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4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