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

时间:2023-01-19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编辑导语:正态分布是一个常见的统计学模型,其在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其实,正态分布模型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本文以正态分布为基础,介绍了如何分析和评估用户在操作路径中的权重这一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B端产品往往都具有较长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步骤,需要用户循规蹈矩、通过较多的步骤找到相应的页面,来触达相应的用户目标。落实到体验设计中,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用户在操作路径中的操作权重(频率&停留时长),进一步以核心步骤为中心向路径两端延伸,完成页面布局。

如何分析和评估用户在操作路径中的权重呢?今天介绍一下,本人从统计学中借用的一个概念——正态分布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体验设计的流程中。

一、首先,什么是正态分布模型呢?

正态分布,也称“常态分布”,或高斯分布,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分布,在统计学的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如果一个指标受到若干独立因素共同影响,且每个因素不能产生支配性的影响,不管每个因素本身是什么分布,它们叠加后影响的这个指标平均值就是正态分布。

如图:



标准正态分布模型

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

标准的正态分布模型包含了中心极限定理的三要素,影响因素独立,因素影响程度随机但无法支配,各个因素之间是相加的关系。



当然,在体验设计中正态分布模型就没有那么复杂,而且用户的操作也不是随机分布。那如何在体验设计中如何应用呢?

接下来,介绍一下基于用户体验,提炼的正态分布模型。

如图:

体验设计中标准正态分布模型

总的来说,体验设计中的正态分布模型,是一种用来探讨用户在某一功能的操作过程(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操作频率(权重)所集中的区间与页面布局、信息架构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思维。

这个模型涉及两个维度:

一是带有指向性的操作路径(步骤/功能模块),可以是一个功能的详细、单一的操作路径,也可以是一个产品从使用到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中,用户小红书kol发布对整体功能使用流程;

二是频率,操作路径中的步骤或者核心功能被使用的频率,即权重。这个维度可以直观的反应出用户的关注重点和高频操作,便于后续的用户引导及页面布局等。

将用户的操作频率按流程顺序放置到坐标中,即可得到类似于正态曲线的图形,直观的反映出用户在功能步骤(模块)上的关注度。

二、体验设计中正态模型的类型

根据分析功能的颗粒度不同,得到正态分布模型的验证结果也不相同。

由此,体验设计中的正态模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具体的功能(功能型),通过该功能的起始到完成,获得该功能高频操作及核心页面,可有助于功能路径优化及页面布局、功能排布,让用户更方便的获取高频操作。

第二是产品整体功能(产品型),通过用户从使用到停止使用该产品的全部路径,获取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关注的功能,有利于明确产品定位、优化功能架构,在B端产品上还可以进行角色和权限的管理。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两种类型的正态分布模型。

1. 功能型的正态分布模型

功能型的正态分布模型多用于优化产品功能及路径。这种类型的模型关注更加聚焦,结论也更加直接,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到设计方案上。因此在分析功能路径时,要简化相关联的分支路径,避免其对聚焦问题的干扰,使分析结论更加精准。

例如,一个手机TB的购物流程,如果要研究用户购买行为,就需要更多的关注用户对商品的选择、比较等操作,同时简化用户的支付操作路径;如果研究的是购物流程中用户的支付行为,就应该相应的简化用户选择产品的路径。

如图:

另外,这种类型的分析结果的落地,需要格外关注功能操作路径的入口及其他功能的衔接,保证在更大层级上的操作不会出现断点,保证使用流畅。

2. 产品型的正态分布模型

产品型的正态分布模型,可以看作众多功能型路径的简化提炼版本,忽略操作细节,着眼于业务在功能模块之间的流转,多用于产品定位升级或架构调整。这种类型的模型是将产品的拓扑图,按照用户从开始使用到停止使用的的操作路径(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其映射到坐标轴上,来直观表现出产品的核心功能。

如图:

产品型&功能型

其结果属于定性结论,在设计方案时更多的是参考意义,只有在进行产品定位迭代及架构调整时,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不同场景下用合适的模型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正态分布模型的可以应用到B/C/G等多种类型的产品上,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该模型还会有其他功能的扩展。

例如,B/G端产品往往都具有长流程、多角色、多模块的特点,当正态分布模型在B/G端产品上应用时,还可以清晰凸显角色、权限的结构,有利于对用户权限和角色的定义与管理。

三、案例分析

在本人所从事的安防行业中,实时报警的处理是较为高频、且重要的业务功能。本文仅对功能型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该方法(思维)的表达更加清晰明确,也能够帮到大家。

1营销培训大师有哪些. 业务概述

实时报警的业务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在监控中心或岗亭,保安人员对园区的安防状态进行警戒时,如果有异常状况触发了报警,系统会反馈推送给安保人员,安保人员通过录像抓图等信息判断报警的紧急程度以及处理方式。

2. 业务定性

该功能是典型的“海岛事件”,具有偶然性和急迫性的特点。所谓海岛事件,是本人对具有偶然性与急迫性特点业务的概括统称,后续可以写文章专门探讨该问题。

3. 场景推演

安保人员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监管整个区域的安全状态,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类海岛事件呢?所以,在发生报警时安保人员大概率处在“摸鱼”状态。

当有报警进入时,安保人员第一时间需要确认的是报警的类型以及位置,从而快速判断如何处理。只有当报警信息不明确时,安保人员才会进一步通过录像、抓图、关联的监控来进神马一步判断报警信息。

4. 报警业务处理的正态模型分析

在整个场景推演过程中,用户的关注重点是报警详情以及报警信息的确认过程,会有较少的概率查看辅助信息,因此需要保留辅助信息的入口。

如图:

5. 方案展示

方案采用瀑布流式,高权重的关键信息拥有更高的页面权重,用户可以快速获取信息,以判断处理方式。同时,渐进式展示确认信、辅助信息,如抓图、录像、关联视频等,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用户决策的干扰,同时能够快速获取这些信息,辅助用户做出判断。

由于方案涉及到公司项目,所以方案不方便直接展示,这里只展示页面信息布局。

我们都知道,在页面纵向布局上,随着视觉流的下移,用户的关注度会逐步降低,因此,在实时报警处理页面布局上,将从上到下信息的重要性逐级降低。

首先是实时报警处理的核心区,分为两个部分基本信息区与视频辅助区,这两部分信息是判断实时报警性质以及处理方式的主要依据。其中,基本信息区是最重要的,用户可以根据报警的基本信息,来确定如何处理报警。对于大部分的报警信息,用户可直接判断报警是否需要处理,或是进一步的确认及验证,尽可能的减少用户的操作;因此,报警的处理入口,紧随基本信息。

而视频辅助区是对部分报警的回放确认,是在查看基本信息后的进一步操作,频率相对较低,因此虽然属于核心区,但是层级却低于基本信息的展示。

辅助验证区放置的报警期间的连续抓图,可以满足用户的放大查看,进行报警辅助确认,随着用户视觉流下移,其重要程度迅速降低,相应的操作的步骤也较为复杂,页面视觉权重也有较大的压缩。

最后,对于极少的报警信息,用户需要通过关联视频的信息进行验证,可通过页面底部的关联视频入口,点击展开关联视频浮层,进行报警信息验证。这是整个实时报警的最后一个层级信息展示。

四、写在最后

正态分布模型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思维。

在设计之初,充分理解功能的定位,完善功能入口,让用户更容易触达产品的核心功能。然后通过核心功能向业务两侧进行延伸,进而覆盖整个业务,完成产品的框架与流程的构建。

在设计之中,关注高频的核心步骤,让用户的高频操作具有更简便的操作空间,把用户更想知道、更想操作的内容推送到用户面前,让用户在整个操作流程中的操作频率与页面布局的权重分布相匹配,而不是想当然。

只有这样,设计才更具价值,才能培养更忠诚的用户。

 

作者:弘毅道;公众号:设计体验思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hid5OVAOUxsx3Hy1N76w

本文由 @设计体验思 授权发布于,,。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

上一篇:用户复购行为,该如何分析
下一篇:用户运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版权声明:以上主题为“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的内容可能是本站网友自行发布,或者来至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客服QQ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扫码咨询
    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
    打开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正态分布模型在体验设计中的分析及应用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1年, 初级, 正态分布模型

关于 | 业务 | 案例 | 免责 | 隐私
客服邮箱:545321@QQ.com
电话:400-021-1330 | 客服QQ:545321
沪ICP备12034177号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4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