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从开心网到柏拉图,所有不能构建壁垒的社交运}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从开心网到柏拉图,所有不能构建壁垒的社交运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
死或者生,这不是核心问题,问题是如何反思死和生,很多时候大家是太沉溺在英雄成败的传奇故事中,于是吃一堑不长一智,好了伤疤忘了痛,历史总是相似的,该怎么死还是怎么死。 遥想2006年前后,当时的QQ是我们维持人际关系之必备,虽然大家都对QQ的山寨成风和LOW逼画风诟病有加,但是却也只能依赖无法离开。就在人 们料定互联网这东西已经玩不出什么新花样,山河大势业已确定的时候,互联网上蹭蹭蹭连续冒出校内(今人人)、开心、微博三个挑战者,以致大家一时间交手称 快,你腾讯的山寨帝国终于要改朝换代了!谁想,就在这纷乱的战局中,腾讯非常低调地推出了一款不知是何意图的***(当时免费短信很发达,***似乎并无卵 用),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悄悄推进。智能机时代到来了,一夜之间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无数社交APP,约炮的,唱歌的,作图的,匿名的,职场的,瞬时的……但 是***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悄悄推进着。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这个样貌普通到有点LOW的家伙已经击败了之前大大小小、各显神通的所有对手,时代绕了个圈,又 回到了腾讯手中。 如烟的往事,如流星一般一闪而过的社交网络们……那么问题来了?这中间火过的N个产品,到哪里去了?为何一度火成那样,却最终逃不过速生速死的轮 回?“火一把就死”固然比连火都不能火要好,但为何总是最终令人扼腕叹息呢,在他们“火一把”的过程中,如同facebook的增长黑客不断上演,可最终 为何没成就facebook一般的功业呢?是增长黑客失灵了? 一、追忆,“上古三杰”已逝 要想理清脉络,还得追溯源头。 开心网的新闻,勾起了笔者心底沉睡已久的记忆,那是07年到11年间,当时菜狗还在中国电信的某个办公室格子间里无聊度日,大学期间的理想主义、叱 咤风云和毕业后的社会黑暗、庸常生活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逛BBS灌水:天涯、母校BBS或者自己运营的兴趣BBS。就在这个时候,校 内、开心和微博出现了,点亮了生活。 以下的内容都是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去回忆,而非产品经理或者创业者的维度。 (一)人人网 对于校内,最初的原因就是“妹子”,当时很多学妹都注册了校内,并且在QQ空间等地方四处炫耀她们的逼格主页,这也使这个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的网 站进入了我这个毕业老妖怪的视线。到后来学弟们也用起了校内,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一个长相平凡的学弟,他的好友和访客全是清一色的清纯美女,还来自清北这样 的高校,这使我毫不犹豫地注册了校内,并申请加星。而最初使用校内最常有的动作便是“找人”,每天都混迹在各个女生众多、素质优异的高校页面中,一页页地 刷着,寻找着各种自己认识或不认识的女生,完全不必担心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这种感觉应该和后来很多人玩陌陌、探探高度相似,但是必须得说,当时校内上女生 的质量远远高过它们。不夸张的说,我之后的历任GF即便不是通过校内结识,关系的深度发酵也一定是在那里,那就是文艺高知青年们谈情说爱吟诗作赋的乐园, 俱往矣…… 从移动时代开始,校内变成了人人并一路衰退,渐渐变成了今天这幅卵样。但是我的忠诚度居然一直维系到了2014年,这其中核心的原因是“圈子”。作 为曾经在高校辩论圈小有造诣的“老妖怪”,当时的感觉是非常容易在人人构建自己的圈子。不需要像在微博那样在现实中拥有牛逼的名头或背景,也不需要组建段 子手水军公司玩各种运营,只要发布一些和兴趣(辩论)有关的文章或状态,就能很快收获一堆互动强烈的好友,享受微博上大V的感觉,即便粉丝没微博那般百万 千万,但多是素质较高的学弟妹,这种存在感和成就感还是很强的。于是当时,我的创作热情非常之高,没事就在人人上UGC,然后看着好友数量一天天涨起来, 全国各地美丽的学妹们常常来访问。 这种美丽的体验没有持续多久,急于一口吃个胖子的人人全面放开身份审核,一夜之间本来纯粹的校内空间鱼龙混杂,各种马甲营销号开始横飞,而这一点伴 随着“盗版抄袭”成风的公共主页达到顶峰,各种千篇一律、互相转载的鸡汤、成功学、惊悚标题和段子开始在信息流里横飞,直接的效果是你认认真真写一篇干货 文章,带来的效果远不及人家从微博上抄来一个段子,慢慢地也就不想写了。与此同时,由于马甲和水军的存在,人人上类似微博的网络暴力开始升级,而整个网站 的态度极其暧昧,最终笔者在2014年遭受了一次非常恐怖的网络围攻诽谤之后彻底灰了心,再也不回。 我们来复盘这个案例,对于笔者这样的用户来说,人人的爆火是因为“异性”,而粘性来自“圈子”,当你的个人信息、创作物、好友关系、影响力都沉淀在 上面的时候,“转移成本”就会非常之高,你就离不开了。然而学生总是会毕业的,毕业老狗要想一直维持自己的圈子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地UGC进而吸引新生粉 丝,但这一切最终被击溃了:一是因为新生渐渐不用人人了,新生粉丝的吸取没那么容易了,吸收来了新的粉丝你也会怀疑他们是真的学生吗(还是营销号?);二 是因为创作的投入产出比降低了,认真写东西不如从微博上抄一个段子,用心经营个人账号不如人家有组织的营销号,而最可怕的是还时常面临遭遇网络暴力围攻的 风险,这样一来二去就不想UGC了。当身份真实的新鲜粉丝和认认真真的UGC都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个平台对你而言除了算是一种情怀,还有什么赖着不走的理 由呢? 但是请注意,一定要注意哦,陈一舟老板做了三件好处非常明显的事情: 第一,放开身份审核可以迅速拉高人人的用户量,立即和微博放在同一赛道上竞争; 第二,放开公共主页允许营销号的进入,可以迅速充实news feed的内容,还可以引入一些机构用户借势发展打造生态,微博的蓝V、***的公共号、知乎的机构账户不就是这样吗? 第三,人人北京活动策划公关公司抄了很多功能,什么火抄什么,这至少在概率论上是成立的,什么火说明他多少经过了“市场验证”,所以抄了大概率上可能跟着火一把,不是 吗?这三件事本质上是一个事情,就是尽一切可能地关注短期数据增长,追求一个漂亮的数据,同时通过抄袭模仿最大限度地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是的,你没有理解错,在笔者看来正是这种高度强昆明互联网络公司调短期数据、高度强调确定性低风险的商人投机心理,将人人网送进了坟墓。只不过每一次这种心态上的战役,数据都会非常漂亮,都是一个个爆品和增长黑客,无奈打赢了所有的战役,却越来越输掉整场战争。 (二)开心网 那么开心网呢?最早的印象是强大的“饥饿营销”。笔者用上校内网没多久,开心网出现了,然而由于需要邀请邮件和陈一舟的假开心,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无 法一睹真容,这使它成了一个江湖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说,心中向往久矣。那时候的感觉就是,开心网正在流行,是一个高抖音开认证逼格的存在,一般人你还用不上,未来 一定是一个大家都会使用的产品、中国的facebook。可见,这个开头的“饥饿营销”是非常成功的,产生了强大的爆发势能。 终于有一天,笔者注册了开心网,当时就发现万贤介绍公司里同事们都在上头,其他部门的白领美女呀,营销部门的小丫头呀,而界面玩法都与校内神似,于是一开始 的想法和打算也很简单:像在校内一样,发一些用心写的文章、照片之类净水机中央台广告费,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情趣,构建自己的圈子。索性当时人人上发了什么,都会转到这里(也 会同步转到空间、世纪佳缘、51之类,就是这么浪),然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一方面,自己作为职场新人,发的东西很少被老同事们阅读、读了也很少收获肯 定;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职场当时特有的文化,几乎没有人会发原创文章呀,大家都是像今天朋友圈那样,转发第三方的鸡汤、养生、国家大事文。 UGC的动力没有了,那就玩游戏吧。没错,在笔者看来开心网火的第二个点是游戏,准确的说是非常适合在同事之间进行的轻社交游戏,奴隶买卖、抢车位 直到最终横扫天南海北的偷菜,一个个都是爆款!然而自命清高的笔者总是觉得这些大众化的爆款游戏太low,实在无法沉浸其中……就在这个时候,微博出现 了。 我们复盘开心网这个案例,在非常成功的“饥饿神秘营销”中爆发,而维持其粘性的是“游戏”,通过一个个社交属性极强的爆款轻度游戏,一次次地引爆人 群、激活人群、占用他们的时间。是的,如果说人人占用时间靠的是基于UGC的互动,那么开心网靠的就是基于爆款游戏的互动,在当时看来效果是一致的,都带 来了用户的持续使用。对开心网来说,更带来了一次次的短期数据暴增。 可效果,真的是一致的吗? 用户在SNS平台上UGC越多、UGC的动力越强,他的归属感和转移成本也就越高,渐渐地他就沉浸其中、离不开了。但是游戏呢,特别是开心网这种轻 度小游戏呢,用户的持续使用并不能拉高他的转移成本,其乐趣反而“边际效益递减”,所以这种热潮往往是运动式、一波接一波的,只要你能不断做出新的更刺激 的游戏,数据就会一直上升,但是只要有一天你做不出了…… 或者,你做的游戏被很快抄袭,因为其实你也是抄袭的,这就是后来发生的事情。QQ总广州俊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是第一时间迅速地跟进,以致使腾讯成为了中国最赚钱的游戏公司之 一,同时一方面蚕食了开心网的“游戏红利”,使其每次爆款推进都是能量有限的,成了转眼衰竭的礼拜攻势,更是根本不可能威胁腾讯的关系链江山。 利用UGC和兴趣氛围缓步崛起的公司常常是慢公司,曾经的校内、豆瓣及知乎都是。而当开心网把战略路径界定为“爆款游戏”时,当开心网的UGC体验 远远不如玩游戏时,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因为轻游戏几乎是一个绝对不会产生转移成本、绝不会构筑护城河的模式,你只有赌每一次推出的游戏都能火一把,当然 我们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连环爆款只要有一天失灵了,或者出现了能够快速跟进但是沉淀能力好很多倍的对手……那么职场的UGC真的做不成吗,看看人 家领英和脉脉呀。 所以开心网死得冤吗?一点也不呀。差一点就成了的不是他,是微博。 (三)新浪微博 我们再来看新浪微博。从《新周刊》推出“微纪元”专刊的那一天起,微博时代到来了。笔者是最早的微博控之一,那时候真的是每天都沉浸在微博的世界 里,在办公室里一直刷到晚上10点才想起下班,手指就是不停重复着刷新、转发、刷新、转发……与后来的***强调“私人属性”不同,微博最为强调的就是“公 共生活”,他像一个广场。 这种“公共生活”,具体而言就是“接近甚至成为公众人物的快感”与“参与公共事件的YY快感”。我们都知道,新浪微博与饭否一上来最大的区别,就是 强调名人大V的引入,似乎当时是要求每个员工都必须拉进5个大V、否则没有年终奖。所以这时候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那些以往高高在上的名人们忽然都出现在 了微博上,也像普通人一般没事唠两句,甚至还常常会与你沟通互动(因为当时用户就不多,他们回得过来),这也忒有冲击力了,我可是与名人对话过的人哦!同 时,由于早期用户较少、氛围比较单纯、UGC成本不高,你发的东西质量不错的话,真的有可能成为话题人物,真的人人都是自媒体了,记得笔者当时也是所在城 市草根榜的前30了。所以那时候的微博,给了人很大的盼头,不仅能接近公众人物,假以时日也能成为公众人物,这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让压抑已久的表达欲充分释 放了出来。 但是,与人人的UGC交流和开心网的爆款游戏不同,当时微博最主要的场景是“第一时间关注和参与公共事件”,甬温线出事了,城管***了,哪里又地 震了!每天总是时刻关注着这些热点事件,像过节一般期待着每一步的进展,一有新消息出现就立刻转发出去……不得不说,微博可能是键盘侠们最早量产的温床, 平日里缺乏“广场体验”的群众们在微博上像打了鸡血一样,迅速参与到各个公众事件中。大家冥冥中抱着一种信念,中国现在有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微博上 发声和转发,一切就会逐步变好,我们的每一次点击,都是这宏大变革的一部分。 微博早期的另一个优势是“较好的内容质量和无所不能的幻觉”。因为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什么水军、段子手、营销号,都是很认真地想在140个字中传递 信息吸引关注,所以往往十条看下去、总有3、4条你是感兴趣的,而微小说大赛之类更是带来了很多印象深刻的内容。与此同时,微博的功能越加越多,但是习惯 了PC上复杂界面的我们真的不觉得这是问题,当时哪有“产品做的大而全太重就是慢性自杀”的观念呢?直到***出现。 微博的神话是在李开复写出《微博改变中国》一书之后没多久结束的。一夜之间,我们发现微博上的名人开始不理人了,甚至运营其账号的都不是本人,接近 名人的快感逐步消失,与名人之间的“马太效应”却爆发了——韩寒一个“喂”引来千万转发,你用心写一段却无人问津;这个马太效应接着出现在普通用户和营销 号之间,你用心写一段获得的反馈,远远不如营销号水军僵尸粉们合力助推的一个段子,你还想写吗;接着,参与公众事件的快感逐步降低,公众事件反而成了无休 止的网络暴力,更伴随着上头终于下了重手而逐步平息,原来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终于有一天,微博上连续刷50条还看不到一条你喜欢的,你已经不愿意再发 任何内容,这个时候你知道该去***那里了。 复盘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微博真的是赶上了好的势头,他真的是差一步就构建了围绕公众人物和蓝V的全新“公共”关系链体系,就像人人的“校园”关系 链体系那样。然而他太急躁和贪婪了,为了用户数据的激增完全忽略了社区氛围的塑造,只要带来数据激增,段子手、水军、营销号、僵尸粉随你们闹腾吧,终于有 一天用户数据的激增并没有带来大网效应的边际成本递减,反而带来了的“边际效益递减”,想管已经来不及了。而功能开发的急功近利、片面强调高大全 执行力,与功能开发极度克制和精准的***形成了良好对应。 普通用户由于功能体验的原因而更多使用***只是灾难的开始,当大V们都发现***公众号红利更高进而转战***时,微博的凛冬到了。 二、今天,历史仍在重演 我们回顾这三个经典案例,他们都曾经数据激增成为爆款,他们都曾经众星捧月被寄予厚望,他们都曾实实在在拥有良好的体验和氛围……但是最终一切都覆 水难收,而这样的故事更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断重演,只是后来的社交APP们把这个过程演绎得更快,速生速死,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到了2016年,社交爆款们的神话仍在上演。年初,朋友印象的匿名小游戏刚刚红遍朋友圈,same的你自拍我来画开始在QQ空间大推,而faceu 的变脸视频更是成为风潮,直到最近柏拉图的个性标签火了……在人口红利已经殆尽的今天,打造爆款成为一种能力,病毒营销增长黑大房子装修方案客成为一种风尚。截至目前, 笔者尚且无法评价这些引爆的成败,并且自己也深深认同这样的方法,毕竟资本也好公司也罢本质都是逐利的,能用最低的获客成本带来用户激增就是一种本事,这 毋庸置疑,我对这些引爆的策划者们满怀敬意。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去衡量这些引爆的成败,一定也有一些非常明确的指标: 朋友印象的核心价值,就是那面了不起的印象墙,用户有没有在上面沉淀更加丰富的个人信息,因而像自己的“里程碑、宣传阵地”一样离不开呢?平台是否 能因此积累庞大的用户数据库,真的构建人的百度搜索,任何人的资料都能在上面找得到,按任意条件都能在上面搜人呢?这个印象数据的生产和沉淀,就是核心指 标。 same的社区体系是否因为人群的涌入而更加丰富,还是人人都只是发自拍,只是为了这个“画自拍”的用完即走的工具性功能?same有没有网络营销站因为人群 的激增涌入而展现其无穷频道和功能的价值,进而形成归属合力,打造出一个虚拟的心灵城市?频道体系的全面激活与价值传递、习惯养成与形成归属感的合力,就 是核心指标。 faceu的变脸视频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但是现在95后最爱的QQ也开始做变脸视频了,faceu能在视频工具之外构建全新的95后关系链吗?能培 养他们使用faceu来IM的习惯吗?能培养他们看story视频的习惯吗?用faceu翻牌子的体验不错,可是翻到牌子以后呢,真的能形成有效的一对一 陌生社交吗,还是和陌陌探探大差不差呢?以上四点随便哪一点取得重大突破,都可以视为核心指标的成功。那么柏拉图呢? 我们当然承认,使用增长黑客的办法,即便没有带电商客户运营来产品核心场景功能使用的激增,仅仅是带来产品曝光量的激增,仅仅是带来排名的提升,这也是一种胜 利,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运营和增长黑客的胜利。短期内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数据,你可以和投资人交差了,可以堂而皇之地去PR分享成功经验了,但是你应该知 道,这不是整场战争的胜利。 增长黑客没有错,《增长黑客》这本书一上来就说,他应该建立在产品过硬的基础上,否则带来的巨大增量转瞬即逝、意义不大。增长黑客是你的引爆点,而 产品和商业模式是你的纵深,你有没有纵深,有没有粘性,有没有壁垒,有没有护城河,这才是关键。划出一条漂亮的增长曲线还是如地震线一般速生速死,这里就 是分水岭。 三、展望,标准有迹可循 那么或许你要说,作者啊你讲的太虚了,什么壁垒啊护城河啊,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呀? 我们就说点实的。在巴菲特的理论中,所谓护城河常常是技术专利、转移成本、大网优势和成本优势。而在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中,市场竞争的实质便是基于品 类逻辑对用户的心智进行切分,是要抢占用户心智的制高点。不要小看这些传统商科理论,说什么“互联网思维才是王道”,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了即便是 今天他们也是完全适用的。 所以如果你是社交社区或类似产品,这几个指标是适用的: 1、有没有传递产品的核心价值 基于核心场景的核心功能,所带来的用户核心动作与核心体验。举一个例子,如果今天in把他们的核心价值定位为做图和贴纸工具,那发展成今天这样绝对 是巨大的成功。但是如果把核心价值定位为instagram那样的社交社区,那只能说目前的核心价值传递得非常有限。再比如,如果柏拉图就是性格标签工 具,那么这次营销太成功了,可如果他其实是一个不露脸的走心社交工具,拜托这和性格标签几乎无关啊……当然有人要说,增长黑客只是增加了产品的曝光量,让 用户主动去搜索了解你。可用户是不是更愿意下载你呢?今天的用户已经懒到能用H5完成就一定只用H5,绝不多下一个APP的地步,即便下了也很难耐下心来 学习。提醒一下,仅仅传递了核心价值未必有意义,这个核心价值还得足够强,能带来某种效率的激增,以致有可能让用户依赖。 2、有没有形成关系链,构建网络优势 这一点对社交产品尤为重要,就算N多人下载你,他们之间不构成关系链,不形成网络优势,那么你和一个工具或游戏又有多少区别呢?为什么当年用户都觉 得QQlow爆了却离不开,因为关系链呀,你一个人离开了,可能和周围人都失去联系了,可让周围人都跟着你离开,这不大现实。当然,***的熟人关系链已经 难以撼动了,那么可以试着去做圈子关系链、社群关系链等等。 3、有没有形成转移成本 正如《情绪思维》的老帕指出的那样,很多产品都是“手纸型产品”,手纸你高频刚需吧,但是用完即礽,不会形成什么归属感。所以社交产品一个很重要的 点是能不能让用户持续为你“投资”,个人信息沉淀也好,UGC也罢,关系链归属也行,就是要像***这样,有一天你已经没那么喜欢它,但是要离开尼玛成本太 吓人了。 4、是否会带来“信息噪声”副作用 看起来数据是上升了,但是一股脑儿涌进的新用户却破坏了产品的体验和氛围,最终核心用户开始离去,于是蒸发冷却不断发生,就像微博上出现的那样。 5、最终的,有没有抢占用户的心智,在他们的心中形成“要……就用你”的神经回路 定位理论和品类逻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特别重要,因为用户不愿意过多选择和兼顾,往往一个品类愿意记住的APP就一个,我熟人沟通用***,就不会用米聊易信。更可怕的是,用户愿意记住的品类也就那么几个,所以手机屏幕上的APP一般也就那么几个。 最后,让我们正视现实吧,在人口红利殆尽的今天,开发一款APP就能用户暴增、海量融资进而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实往 往是,即便想尽了办法用户暴增,这种数据的激增也与最终的胜利相去甚远,往往就是“大进大出”。开心网们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在产品形态大差不差的今天,人 们总是把一切推给运营,然而在根本纵深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往往只能打赢一次次数据激增的战役,打赢一次次忽悠海量融资的战役,但是最终输掉了整场战争。数 据是刚硬的,数据也可能是泡沫,可以带你上天入海,也可能不小心出卖了你的认知力。 我们强调DAU ,强调留存,强调埋点检测,都是因为现实如此残酷。还记得前两年爆火过的那些产品吗,还有多少仍在用?关注增长黑客,更要关注背后的东西,不要到有一天突然听到某个产品的名字,我们都在慨叹——哎,这个东西怎么还活着? |
上一篇:如何成为一名社交145营销达人?(如何做到社交
下一篇:发了6万红包,我得到了什么!(600多个红包的背后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从开心网到柏拉图,所有不能构建壁垒的社交运”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从开心网到柏拉图,所有不能构建壁垒的社交运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