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劳务输出大县蓬溪又迎来了务工农民潮。实现和家门口就业,如何让如候鸟般迁徙的务工农民愿意留下来,也能够留下来?近期,记者走近蓬溪县三名扎根乡村的返乡者,记录下他们在的创业历程。□本报记者 袁敏
两次试错后的触底反弹 2005年,22岁的唐建军走出蓬溪县群利镇复兴村,成为外出务工群体中的一员。从服装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普工,到统筹全厂生产和销售的代理厂长;从一名打工仔到独立办起自己的服装厂,唐建军令乡亲们刮目相看。 2012年春节过后,乡亲们发现唐建军并未如往常一样离开。他一口气挖了8口水塘,投资40万元发展泥鳅养殖,成为村里第一个返乡创业者。 为何选择回来?除了怀揣改变落后面貌的执念,唐建军也认真算了算经济账,“服装行业不景气,没有再苦撑下去的价值,泥鳅生长周期短,次年就能收回投资。” 但到了2013年的收获季,由于伤病等因素,能销售的泥鳅寥寥无几,40万元资金在家乡的水塘里打了水漂。后来投入20余万元搞的鳝鱼养殖,也是钱丢在水里没影了。 “建娃,还是出门打工算了,凭你这身本事不愁挣不到大钱。”“这是把全家往绝境上带,再亏这日子咋过?”……接连失败,资金的快速消耗,各方压力随之而来。 不轻言放弃。2014年,唐建军通过亲朋筹借起30余万元。这次,通过多地考察,唐建军最终瞄准了生命力更强且便于运输的甲鱼。艰难地熬过甲鱼漫长的成熟周期,2016年底,返乡创业近5年的唐建军终于守来了池塘里的第一桶金。,唐建军的甲鱼销售收入超100万元。 2018年,唐建军甲鱼养殖场扩展到100余亩,在村里铺开了近30口水塘。在唐建军带动下,复兴村又有两名“90后”返乡发展生态养殖。 赋予家乡稻田品牌和故舆情监测平台解决方案事 60公里外的蓬溪县新星乡金台山村,38岁的王世剑忙着备年货:24元一公斤的有机大米,120元一只的生态土鸭,还有稻田生态鲫鱼,“虽说价钱不低,但城里朋友还是乐意接受。” 2016年5月,王世剑选择回金台山村创业。“农村看似有广阔天地,有无穷多的创业选项,但具体到项目进村落地时,却又只剩下了茫然无措。” 在当地广零信任网络为流传的蛴蟆节给了王世剑灵感,“蛴蟆节有故事,有地方特色,本身就是难得的营销品牌。”给创业项目赋予故事和文化,在王世剑推动下,蓬溪县蛴蟆王子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专注于发展高品质的循环种植养殖。 稻花飘香时,听取蛙声一片,吃农家柴火饭、体验农耕生活、过热闹的蛴蟆节……两年多时间培育,拿出近200万元,王世剑把种养基地扩展到200余亩,吸引了大批遂宁及成渝地区消费者,初步实现了产品订单式种养。同时,基地农产品还成功申请了“四川扶贫”集体商标。 “基地的投入和产出仍远不成比例。农村劳动力匮乏导致较高人工费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备购置投入太高,盲目大面积扩张带来的资金积压和产品滞销……”在一片热闹背后,王世剑也有清醒认识。 投入还将持续。2019年,王世剑计划加强与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争取让基地产品进入商超和社区等销售平台。 不同于唐建军返乡创业时的自断退路,王世剑在外的工程项目团队依然高效运转,“这是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老本行,现在还不敢全丢了。”
创业“老兵”为新手搭互助平台 西林村500多亩的土地,是51岁的遂宁人李家强返乡创业的主战场。2013年,李家强开始在西林村发展富硒生态农业种植养殖业。他是有备而来的:“并非是从零开始的全新创业,而是在多年经营基础上的自然延续。” 从2005年开始经营营养食品,让李家强不仅掌握了成熟的营养食品销售渠道,也拥有稳定的终端消费群体。李家强认为,自己与新人创业的最大不同,就是要优先考虑产品的销售市场。 如今,李家强把富硒生态农业的理念扩展到了7个贫困村,在2700余亩的土地上发展起富硒金薯、大米、全麦面条、蔬菜,以及富硒土鸡、生态鱼等多个品种。2018年6月,在李家强召集下,众多返乡者成立了蓬溪县返乡创业联合会。 组织创业者充分交流探讨,到同行的生产基地进行案例教学,这是联合会每月的常态化工作。“最宝贵的是分享失败教训。”李家强介绍,联合会目前已有80余家会员单位,吸收返乡创业会员142人,“几乎囊括了蓬溪返乡创业的所有行业,相信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困惑都能在联合会找到答案。在创业者群体的互动中可以收获无尽的激情,当然也可以发现新的合作商机。”此外,联合会还成为政府职能部门与创业者联动的纽带。 阅读原文:你回家乡创业还?——来自返乡创业一线线上营销如何推广的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