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道生 屈凌燕 傅丕毅
伊利“QQ星儿童奶”在网络上遭遇恶意攻击一事,日前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整个事件竟是由一家受雇的网络公关公司通过在网站论坛密集发帖、搜索引擎置顶等手段制造的一起商业诽谤案。
而事实上,在日益庞杂的网络上,在陆续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金浩茶油致癌、丰田质量门等事件中,都出现了网络公关公司的身影。
一批号称专业在网上替人消灾,以发帖或为主要业务的网络公关公司的纷纷亮相并俨然发展成一个产业,已引发网民极大的关注和工商部门的注意。浙江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对“中国网事”记者表示,网络公关公司发不实帖和的行为不属于工商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范围,可以按照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进行处罚。
网络公关:删帖背后是滚滚钱财
“某网帖子比较贵,每条2200元;其他网站的帖子每条均价1500郭美美事件危机公关元,删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钱,每条至少300元。”记者在网上同一家名为“黑先锋”的“品牌维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乔峰刚搭讪,对方就熟练地发过来这样一段报价。“差不多的网站我们都能删。”乔峰说。
这家“黑先锋”“品牌维护”机构自称拥有众多领域的专家组,团队成员包括2名法律顾问,3名网络安全专家、8名话题策划专家、100名编辑和超过500名论坛灌水高手。
“我们能够通过网站内部关系删除负面信息,绝对没问题。”乔峰说。
在互联网上记者发现,类似“黑先锋”一样从事网络公关的公司正越来越多,它们的主要业务是删帖和发帖。网络公关公司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理念,在网站和当事企业、个人之间充当着“掮客”。隐藏在网络公关背后的,则是一条庞杂的黑色利益链。
“和平面媒体不一样,在网络媒介上撤下一条帖子或是新闻相对容易,只需鼠标一点便了事。” 在浙江一家大型互联网广告公司工作过的李名为对记者说,网络公关公司只要在网站有熟人,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目的。“当然,每个人的关系网都不可能那么庞大,因此就用钱解决。我们收了钱之后,跟网站会有分成。”
还有一些网络公关公司为“客户”设下局,先大量转发然后再删帖,以获得更多利益。“黑先锋”网络维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劝”记者,绝对不能把负面帖子随意发给一些删帖公司,“他们就喜欢转载这种材料,到时候再狠狠敲你一笔。”
工怎么引流资源商部门:删帖赚钱可进行处罚
记者用百度搜索“网络公关”,结果达到600万个。据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发布的《2009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网络公关业务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网络公关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据浙江省工商局介绍,目前在这个省登记在册的“网络公关公司”经常以文化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司等代理和中介机构面目出现。
浙江省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傅智超认为,目前网络公关公司经营的业务并不都是合法的,发不实贴、删帖的行为不属于工商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范围,可以按照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进行处罚,而“像那种"雇佣"网络公关公司发帖,危害到整个奶制品甚至食品市场的行为,涉及违法犯罪,可以追究其商业贿赂罪。”
傅智超说:“"网络公关"有两种方式,一是发没有依据的失实贴诽谤污蔑竞争对手;二是删除和自己相关的负面新闻消息,导致事实真相无法被公众知晓。无论哪种行为都属于超范围经营或者无照经营。除了追究企业和网络公关公司的责任外,涉及到的网站和媒体也应该一并被追究责任。”
事实上,在一些大型门户网站和论坛中,任意删帖是被禁止的。某论坛就明确规定,申请删帖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但是这种抵制,在网络公关公司汹涌澎湃的“整体营销”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专家:网络公关公司搅乱了舆论
目前国内网民已超过4亿,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和公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网络公关公司的兴起,以及它们在一些事件中对网言cdn内容分发网语的操纵摆弄,令网民们气愤不已。
杭州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傅立群说:“删帖其实是网络公关公司一种低级的危机公关。公共关系的基础是诚信互惠,靠欺骗受众的危机公关,最终会伤及自身。网络媒体上发布的信息能通过金钱交易来删除是很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创造一个公平的网络环境,而且还会危及媒体的公信力。”
浙江省消保委投诉部主任韩志斌认为,网络作为重要的社会媒体和民意表达渠道,通过金钱交易删除网络投诉和所谓的“负面消息”,实际上对公众知情权、言论自由权也是一种侵害。
有网民在网上发文说,网络公关公司的出现是利益的媾和,金钱的博弈,是争夺网络信息控制权的结果。
(责任编辑:周径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