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23 | 标签: 短视频 | 作者:Q8 | 来源:网络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Vlog会成为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吗?}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Vlog会成为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吗?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
学过剧作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叙事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塑造人物。评判一个故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它是否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读者或者受众,为之深深向往和迷恋的,也都因为是这个核心的“人设”。当下很多短视频内容或者网红经纪公司也都在绞尽脑汁,尝试各种方式,希望打造、孵化属于自己的人物IP。那什么样的内容载体或者视频叙事形式,最容易成功打造一个受大众喜欢的人物IP呢?这个答案,有可能就是Vlog。 什么是Vlog? Vlog的英文全称叫做“video weblog”或者“video blog”,简称为Vlog,其中log就是之前blog的变体,翻译成中文,就是“视频播客”,或者叫做“视频版网络日志”。 事实上,blog(博客)在80后人群的心中并不模式,从最早的博客大巴、网易博客、新浪博客、人人网日志博客、MSN的博客日志、微软包括豆瓣里的日记等等,在图文博客兴盛的时代,一个人可以同时撰写和更新多个博客账号,而每个平台的用户甚至博客风格都不尽相同。写博客的心态,就是基于一种个人生活记录和分享。记得当时国内比较火的几个博主,有徐静蕾、韩寒等,Vlog可以看做是之前图文博客时代的视频升级版。vlogger们会把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用手机、单反、gopro(数码运动相机)等视频拍摄设备记录下来,然后自行剪辑、加片头尾、打字幕、配上合适的BGM(背景音乐)。 从Vlog的内容形态来看,早在2000年雅虎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之后2005年Youtube出现后,带动了一大批视频UGC内容的生成。而这种个人化的影像记录方式,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初,当时涌现的很多先锋电影人,已经在提出并实践这一影像表达方式。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他于1922年发表了“电影眼睛派”宣言,并组成了“电影眼睛派”,专门来实践他所提出的理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于1929年拍摄的《持摄影机的人》。 (图片来源:影片《持摄影机的人》) “电影眼睛派”的主张在于:电影摄影机就像人的眼睛一样,甚至拥有比人眼更强大的观察世界纪录世界的能力,可以“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电影眼睛派”反对叙事性电影,反对人为搬演,排斥演员、化装、布景、照明和摄影棚中的艺术加工,认为可以通过蒙太奇技巧重新组织自然形态的实拍镜头,从而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表现“客观世界的实质”。电影必须成为“观察的大师——眼睛看到的生活的组织者”,强调选择重要的观察瞬间的必要性,主张按照联想原则和相应节奏组织素材,通过蒙太奇手法强化情绪感染力,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最终再通过影像和文字(政治口号字幕)的蒙太奇来解释事件的政治涵义。 这个理论学派在随后的时间中,也不断影响着世界电影尤其是非虚构类影像的发展。比如拍摄了《尼斯印象》的让·维果、拍摄了《四万万人民》、《愚公移山》的伊文思、记录电影鼻祖格里尔逊、英国自由电影、新现实主义。60年代让·鲁什的法国的“真实电影”,更是以“电影眼睛派”为榜样,创作了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而“真实电影”一词就是“电影真理报”一词的法文直译。 (图片来源:让·维果《尼斯印象》) 在DV等数码拍摄设备发明之前,“电影眼睛派“的很多理论主张其实并没有办法很充分的实现。笨重的摄影机根本不可能随身携带,很多拍摄还是需要人为的设计和干预,如果前期完全脱离脚本,那后期的素材量和剪辑难度都会非常大。而且当时维尔托夫提出这个理论,也是希望和蒙太奇学派有所划分,其很多作品也带有非常浓重的意识形态和创作目的,根本上还是主题先行的,并没有真正实践“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这样的理论初衷。但是这一切在Vlog面前,都不再是问题。每一个曾经爱好写博客的人,曾经爱好将个人生活记录并分享的人,都有可能通过Vlog的形式再次回到博客时代,通过自己的个人影像记录,和这个世界发生对话,和周围的人建立某种更佳亲密而友好的关系。同时,最重要的,是可以更直观的表达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什么人可以制作Vlog? 目前公认的Vlog教父,是一名美国人,名叫Casey Neistat。他是一名80后,出生于1981年,之前做过HBO电视剧导演,也是一名旅行家,探险家。在2015年34岁生日当天,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Vlog,之后每日连续更新,开始其“每日Vlog”计划,最终在连续更新604条Vlog之后停更。目前已经被CNN买下,成为一名职业vlogger,并创立了自己的公司。2017年3月27日他又重新开始更新Vlog,但由日更改为不定期更新。在YouTube上他拥有870多万订阅用户,可谓是YouTube上的头部vlogger。而之所以说他是Vlog教父,是因为之后很多vlogger,都是看到了他创作的Vlog视频,开始对视频博客这一内容形式产生兴趣,从而投身到Vlog创作中。 (图片:Vlog教父Casey Neistat) Casey的Vlog打破了一般用户对于短视频或者个人非虚构视频的刻板印象,反而从这一看似最简单的记录方式里,看到了无限的基于生活和人生阅历的感悟和热情。比如Casey通过手绘的方式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内容。
(图片来源:视频《画出我的人生 - Casey Neistat 》) 他本人其实就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生活家,他经常会DIY很多东西并记录发布出来,也会做很多冒险的举动,用来冲破日常生活的无聊感。例如有一次,他竟然在纽约遭遇暴风雪时在市区里玩起了滑雪。 (图片来源:视频《Casey Neistat在纽约市单板滑雪》) 他会很真诚的和自己的用户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YouTube就是好莱坞,我不是什么明星,你没法通过一个月一则视频成功,你必须努力工作,每天发一条视频。”他非常勤奋,为了实现日更的计划,他几乎每天都要熬夜到半夜2、3点钟进行素材的编辑,才能保证第二天的更新。 而在华人圈里,也有很多头部的vlogger,通过非常具有个性化的创作方式来表达自己,记录分享自己的生活。例如井越、王晓光: (图片来源:井越《VLOG018. 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 (图片来源:王晓光《不是谁都懂》) 这些vlogger多为海龟,或者带有明显的都市时尚青年的特质。他们的日常生活富有情趣,男生的形象都比较偏“雅痞”风,颜值上有一定优势,也比较圈粉。 理论上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众媒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的节点,拿起手机,就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在网上进行分享,那就是一个Vlog。但是如果想要别人也喜欢看,喜欢点击你的Vlog内容,可能是有一些门槛和条件的。 首先,你需要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的生活本身不是乏味无聊毫无声色的,你需要有一些个人爱好,有三两知己,或者一些宠物。你需要到处走走看看,观察世界观察周围的人,并不时的把你看到的都记录下来。 其次,你需要拥有一些基本的视频内容制作经验。例如后期剪辑、上字幕、找配乐、生成压缩视频的技术。当然这些是需要慢慢练习的。比如节奏感的把握、片比的控制、解说与画面的搭配、拍摄角度、景别的选取等等。多看些优秀的vlogger拍摄的内容会有很大帮助,可以帮你更快的找对感觉和创作方向。 最后是你对创作Vlog的热情以及毅力。视频内容的制作和图文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更好的分配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的时间,保证一定频次的更新速度,可能是在你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vlogger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Vlog的内容价值在哪? 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来看。 (1)对于社会来说,国内的vlogger数量还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一种“网红”的定位,并不是真正的vlogger。虽然从内容上看,好像也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记录自己的日常行为,但依然没有摆脱“工业化制造”的痕迹,每个垂类的网红人设都大同小异。在某种层面上说,这个核心的人,其实是被“人设”捆缚住的“假人”。离开这个虚拟人设,这个人究竟是谁? 其实在未来,可以被定义的人设,应该都属于虚拟偶像,即电脑生成的人设形象,为了满足一部分人更为集中的心理需求。 (图片来源:2017Vsinger Live洛天依全息演唱会官方录播) 而一个真正的vlogger,他首先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喜怒哀乐被镜头完整的记录并分享出来。用户在看到这样的内容后,可以更容易被唤醒和产生情感关联。这可能是Vlog内容对于目前尤其国内网生视频内容最大的意义。它将更多“真人”的人设带进来,丰富了这个市场。 (2)对于个人来说,Vlog可以帮你更快的在全网海量的视频内容里脱颖而出,前提是你的内容有足够精良。此外,很多vlogger都会提到,制作Vlog内容,可以督促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必须每天保有更向上更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拥抱在你生命里出现的每一个人。 对比国内Vlog或者网红达人可以发现,国外的网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道德自律者,他之所以称为公众人物,是因为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是虚假和造作。这方面,国内的网红或视频博主的素质整体都面临一个提升。能否对你的用户输出你的价值观,可能是一个成功的vlogger最主要的素质标准。 (图片来源:B站up主你好竹子V:《竹子31天Vlog》) 而对于视频内容创业者来说,Vlog内容有可能是你快速获得用户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Vlog教父Casey曾经在自己的Vlog视频里计算过,他最早在YouTube上发布自己的病毒类创意视频,5年时间积累了50万订阅用户,但是自从每天更新一条Vlog,5个月的新增粉丝数就超过了50万,Vlog日更后7个月订阅用户达到了150万,一年后达到了250万。再比如井越的《Vlog18 别再问我什么是2017》这支视频,目前在全网的点击量高达854万,小八和井越在微博也分别有四五十万以上的粉丝数。而随着他们内容的更新,不断会吸引有新的粉丝来关注。 (数据来源:卡思数据《井越》的舆情分析,图中可以看出井越的女朋友小八是观众讨论的热点) 目前,国内的头部vlogger人数还非常有限,而制作精良的Vlog内容更是少之又少,恰恰是一块市场空白。因此,对于有视频制作能力,同时对Vlog这种内容形式非常有热情的年轻人,是很好的内容创业机会。 Vlog如何变现? Vlog变现的方式在目前这个阶段可能和孵化一个原创短视频网红差不多,国外因为有YouTube、Facebook和instagram等视频内容分发平台,其变现方式主要通过平台分成、个人或者通过MCN机构直接接广告(电商导流)、平台众筹为主,头部Vlog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像Vlog教父Casey年收入都在800万美元左右,接近国内一线网红的收入。 但是对于没有流量支持和粉丝基数的小白vlogger来说,尤其在国内,可能还需要等待平台进一步完善对于Vlog内容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出台。在现阶段,可以按照某一个垂类的短视频内容来规划变现方式。比如通过内容运用、用户和渠道运营的方式,沉淀粉丝。当粉丝基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考虑自媒体的广告变现。或者通过加入某个MCN,背靠一个机构,可以基本维持日常生活应该是没问题。 如何开展一个Vlog拍摄项目? 万事开头难,对于很多人来说,想的很好,做起来就比较难。在Vlog这件事上,其实可以先试着放松心态,勇敢尝试一下。 制作Vlog,需要准备一台可手持的数码摄影机,一个三角架,一个话筒,还有一台电脑用于后期剪辑。白天就是去生活去记录,晚上或者路上就开始翻看素材,寻找主题和线索进行编辑。上传的平台可以以目前主流的短视频平台为主,比如微博、美拍、秒拍、B站、梨视频、小影、头条等等。一般Vlog内容的标题会比较随意和生活化,标签性不强,所以在渠道分发和运营方面,国内可能还没有一家平台可以完美支持Vlog内容的快速传播和精准触达。但是可以开始前期的筹备和小规模的内容生产尝试。 其实,归根到底,Vlog其实就是一种个人表达。而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来说,不表达自己,那还要表达什么呢?如果可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和分享欲,为什么不去尝试去做一下呢?相信Vlog带给你的,可能会远远超出你的预期。 |
上一篇:看看网易考拉是怎样从活动策划开始就做好的
下一篇:腾讯“我是创益人”赋能公益,社交力量会推动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Vlog会成为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吗?”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Vlog会成为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吗?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