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

时间:2023-01-19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这是一篇关于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如何扩展自己的产品和运营认知的方法论。

在一些运营群内除了闲扯还会有些人问些运营上的问题,有时候作为一个运营,你能提出一个运营思路和框架,虽然互联网运营都差不多的思路,但是到具体做的时候,你可能给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思路。比如你做电商的但是从来没研究过直播,你肯定不知道公会怎么回事,怎么运作的,更不用谈推荐一个好的拉新渠道了。

深圳b2c网络营销公司

认识到这一点的后,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借用了以前做产品的经验,写这一篇关于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如何扩展自己的产品和运营认知的方法论。



1、使用Top产品,关注新事物

如果你只对你的领域懂,但是不懂互联网其它领域的,这就会限制你的职业生涯。因为互联网从业者不太可能指从事一个类型的工作,所以你要关注并其它领域产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个铺垫。

纯银对如何自学成为产品经理说过,在AppStore下载各类的TOP 20的APP,每天试用几款产品20分钟,分析每个产品的功能和设计,总结思路记笔记,渐渐你就会思路贯通,有自己的见解。

有人认为是扯淡,但是我觉得这个道理很好,与其你看千遍万遍别人写的所谓的干货,不如自己在掌握基本方法论后自己建立产品思维。这个过程就是让你从无序的抽象掌握有序的规律,然后再结合别人的思路给你的思路加块砖。

新事物的产生,你不能只当一个吃瓜群众,当年自己错过比特币就是一个反例。

你知道吗?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出来一个新功能「蚂蚁森林碳账户」。这个产品功能是支付宝押注未来一个大项目,并解释说「碳账户」被蚂蚁金服定义为支付宝三大账户之一(资金账户、信用账户、碳账户),用于度量人们一些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

碳账户是根据你日常的低碳消费构成的虚拟账户,使用支付宝买电影票、逛超市、坐公交——减少购物小票纸张使用可以保护森林,坐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等——这些都是低碳行为,这些会给你的碳账户增加储值。

使用前你会领养一颗树种,这些每天低碳消费,每笔会在次日生成一个个的能量,日积月累给予树种能量,等到小树成长起来,支付宝的合作伙伴会在现实生活中种一棵树。

更重要的是你的碳账户未来可以用来交易买卖。现在国家还有国外正在试验企业以及能源项目碳排放申报,每个企业都有定额,超量必须购买其它企业节省下来的碳排放量。这就是说,未来支付宝个人碳账户就有可能参与碳市场的买卖与投资。

嗯,我们可以说是这是一种「互联网+绿色金融」的商业模式,可以想象那些智能手环现在只能做的捐赠步数以后也可以做「碳交易」。

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蚂蚁森林这个产品的流程:

用户领取虚拟树种→ 用户低碳消费→次日领取能量→……→虚拟世界的树长大→现实中就种一棵树……简单地说,这个流程就是鼓励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然后获得奖励,诶?这不是积分系统吗?

积分系统就是留住用户、促进用户活跃的一个产品设计,就像大家餐厅消费会给你的会员卡一定的积分,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获得免费的酒水菜品啦。再联想到支付宝困境不由得感叹,支付宝的PM真厉害!

你看,这就是碳账户的一个本质。要想有这样的思路过程,别忘了我说的第一步——使用各类Top产品,好奇并关注新事物。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掌握产品分析的「术」,这个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方法论。

2、产品分析方法论

自己看到一个不错的方法论来进行产品分析,商业模式画布,其实这个用于产品分析不太好,简单说一说。

  1. 用户细分:产品或者服务的用户是谁?年龄,习惯,男女?
  2. 价值主张: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需求或者痛点,提供了什么价值?
  3. 渠道通路:如何让用户知晓并到达产品?
  4. 用户关系:产品和用户的关系是什么?这个有点难懂,比如siri和用户的关系是个人助理,360杀毒自助化服务,豆瓣共同创作,12306自助服务。
  5. 核心资源:产品概念对于核心资源,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欠缺的?
  6. 关键任务:需要完成哪些关键任务才能达到里程碑?
  7. 合作资源:是否需要合作伙伴?
  8. 成本结构:上述过程中设计哪些成本?

这个9个就是商业模式分析的方法论,适合PM在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新功能建立时做个简单审视。

然后我改进了一下这个九点,生成一个包含4个步骤的超集,就是:

产品体验→ 用户分析→ 运营策略→ 市场分析



4步走,我们要不断问自己问题,然后找到答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体验。

产品体验

(1)产品概念,以及发展历程

比如知乎,知乎主要是一个知识问答平台,但是知乎之前还有百度知道,在之前呢?在在之前呢?找到产品的发展历程,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产品概念。当然如果是APP,我们有必要多看看APP的更新日志。

(2)价值主张,产品解决什么需求和痛点?是不是伪痛点伪需求?

以前看到一个「福特造车」的故事,当时福可口可乐网络营销方案特问你们需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人们都回答是一匹更快地马,但是福特没有去马场找一批更快地马去卖,而是造了汽车。

还有就是某公司造了一个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机器,很精致,而且为了美感,还设计成了闹钟和收音机的样子,但是用户不买账。为啥?因为用户需要的是更好的空气质量,而不是说有个机器提示室内空气质量不好,与其买这个空气质量检测器为什么不直接买一个空气净化器?创造一个精美的空气质量检测机器就是个伪需求。

(3)功能流程以及视觉交互设计

功能流程,就是解决问题的流程,支付宝设计成为支付的一个工具,我们在付钱的的时候的流程可能为「扫码-输入密码-支付成功提示」,这个就是功能流程。视觉交互设计,就是UI设计。

蚂蚁森林隐藏在主页的更多之中,算是2级菜单,也可以调到主页面,在支付成功的次日,需要自己打开蚂蚁森林领取,用户体验不太好,按照支付宝的产品更新逻辑和战略,以后应该会在主屏推荐。

在产品体验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产品的体验并猜想产品的本质和其产生的原因、逻辑。做一个PM还有必要了解产品需要哪些技术实现以及大概多少成本。最后就是看看能否结合自身的产品做一些改进。

(4)盈利模式

简单地讲就是如何赚钱。

微信免费,朋友圈和公众号内会有广告,唯一付费的可能就只有打赏和表情付费,衍生出来的公众平台(认证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需要付费认证,QQ也免费,除了广告,还有QQ秀、会员、各种钻的增值服务;LOL免费,但是增值服务买皮肤买英雄可以花钱,守望先锋必须付费购买才能玩。

滴滴打车、美团等等双边市场驱动的产品可以面向B端抽成。

Microsoft Office 可以一次性购买这个版本,也可以按照订购模式每年付费,持续享受更新,这叫做软件即服务(SaaS);相应的Adobe家族也是如此要么选择订阅,要么一次付费。

我们听到的PaaS模式,即平台即服务,阿里云和有赞商城就是如此,我们打包一个服务给你,只要像我们使用自来水一样按需使用,不用你维护,不用考虑风险,你只要专心做你的擅长的产品设计和运营就可以。

米其林有个服务也是如此,给运输公司有个服务就是按里程数收取轮胎费用,中间的所有的轮胎维修等等都交给米其林。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盟模式,有个做O2O的深圳厂商就是加盟模式,不像饿了么美团那样自己的人员的拓展市场,而是只提供一种供应链、技术等等,按年收费,剩下的运营交给自己做。这个和我们线下看到的加盟店类似,比如711加盟模式。711便利店在小区招商,提供技术、物流、品牌、商品议价,按年收费。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模式?有,我就不多说了,这些都可以自己多多探索。

其它三点简单说一说,因为主要涉及到大运营层面,我自己都还在摸索之中,自己明白然后实践之后再来分享。

用户分析

(1)用户细分和渠道通路

这个就是上述的商业模式画布的两点,不赘述。

蚂蚁森林8月27号上线,我是通过cnbeta在29号看到了,支付宝的微信公众号没有产品宣传,只有支付宝的服务窗提示过一次,我的支付宝好友除了我之外就一个用了,但是一点没获得能量。

用户画像,需要量化和感性的分析,所以对于分析一个产品而言没有后台数据做用户画像真的很难。但是通过公开数据,我们能大概的看出用户模糊画像,比如淘宝天猫绑定支付宝付款,阿里有个阿里指数里面有大概的人群类型。这个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借助连襟产品公开数据,其实作用真的不大。

(2)用户使用场景和环境

  • 手机有IOS和Android,4G还是WiFi?
  • 工作还在在路上?
  • 早上7点还是晚上10点?
    ……

Blues曾经说过一个研究用户的方法,画一个二维表格(233画不出三维表格呀),横坐标是用户类型,纵坐标是时间,思考用户在一天不同时间会做一些什么,填在表格中,这个就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和环境。当然,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来臆测,除了多使用产品分析数据外,我们应该多出去看看用户到底再做什么。

运营策略

(1)运营渠道(微博、公众号、广告等)

(2)活动策划

(3)内容文案

对于拉新促活节流付费,产品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可以看形式然后猜猜结果。

最近体验了好几个O2O产品,然后发现游戏和电商的运营策略才更加明显可分析,你看看女生为什么喜欢《暖暖环游世界》还有《开心消消乐》,你看罗辑思维每周五上架新书是怎么做到周销10万册的。电商和游戏,真是初阶运营研究升级打怪的最佳副本。

市场分析

以下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产品网站以及其它公开信息或者做个用户访谈就能看到。

(1)主体信息

研发团队、组织架构、领导层背景、激励体系等,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周期简单推测产品研发的难度。

(2)产品信息

活跃度、市场份额(可以通过百度指数、友盟统计平台、各类榜单等获得)、用户评价(媒体报道、应用市场评价、知乎等社区评价)

用户访谈常用来分析自己的产品,比如在论坛在贴吧甚至面对面,但是不是自己的产品也可以访谈。除了假装客服之外(严肃脸),如果自己的朋友使用,你就可以多问问他们,我一个朋友很喜欢B站和暖暖,我就经常问问她为什么喜欢,怎么接触到这个产品的等等。

所研究的产品上线新功能试错就是我们研究市场最好的实验小白鼠,你不利用真是可惜了。

3、总结

最后还得做总结,我还是喜欢用纸用笔写写画画,尤其是产品体验时候的思维导图设计。不过我看用电脑做总结还挺低碳环保的,以后看来得多用电脑记录总结了。

做产品分析最重要的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后才有可能改进并结合到未来产品中。科学研究说,只有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之下才会有灵感,那就让我们多去「偷灵感」吧!

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可以联系我,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作者:李书德,微信号:isLishude。

来源:微信公众号【张记杂货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

上一篇:不止血脉偾张:火辣健身产品分析报告
下一篇:出行领域|共享单车和定制巴士的对比分析


版权声明:以上主题为“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的内容可能是本站网友自行发布,或者来至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客服QQ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扫码咨询
    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
    打开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从蚂蚁森林谈谈产品分析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产品分析, 方法论, 蚂蚁森

关于 | 业务 | 案例 | 免责 | 隐私
客服邮箱:545321@QQ.com
电话:400-021-1330 | 客服QQ:545321
沪ICP备12034177号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4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