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

时间:2023-01-19 | 标签: | 作者:Q8 | 来源:网络

小提示:您能找到这篇{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绝对不是偶然,我们能帮您找到潜在客户,解决您的困扰。如果您对本页介绍的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内容感兴趣,有相关需求意向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slack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创业公司推出的团队沟通工具,imo是上海易睦网络科技推出的企业级IM产品,前者在国外取得了广泛成功,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 SaaS 公司;后者则是由国内的草根创业者创立,深耕企业IM领域9年,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IM产品。因此,选择slack和imo作为竞品。

一、市场状况

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分析报告2015》,2016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300多亿。而IM具备高频、刚需的特征,能把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等碎片化的企业沟通和协作集合在一起,具备覆盖企业职能和场景的能力,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企业服务入口的SaaS应用。

图1 2015-2016年中国企业级SAAS市场总体规模预测

二、竞品确定

slack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创业公司推出的团队沟通工具,自2014年发布以来,已有超过300万用户在用,付费用户突破93万。过去的几年里,slack 总共获得了 5.4 亿美元融资,估值38亿美元。

imo是上海易睦网络科技推出的企业级IM产品,目前用户数达数百万,已获得融资1.4亿。

slack在国外取得了广泛成功,是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 SaaS 公司。imo则是由国内的草根创业者创立,深耕企业IM领域9年,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IM产品。因此,选择slack和imo作为竞品。

三、竞品分析

1.战略层分析

1.1产品定位

Slack定位为一款团队通讯应用,主要解决团队沟通的问题,并通过API搭建团队信息聚合平台。而imo则定位为一款以事务为中心的沟通协同一体化工具,并通过API连接企业相关办公应用以及相关O2O应用。

1.2用户群体分析

如图所示(图片来源:https://www.getapp.com/),slack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团队,85%用户的团队规模在200人以下。由于技术层次和产品设计的原因,中小型团队使用slack的体验很好,而当团队规模变大时则会遇到一些问题。并且,slack的用户一半来自信息服务行业、计算机软件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这与slack的基因有关:slack最初便是为了方便创始人所在的开发团队内部沟通而开发的工具,融入了不少行业专属性的功能,如snippet、命令行交互,因此,IT、互联网从业人员对slack的拥抱度也比较高。

图2 slack用户群体分析

imo则提供了imo班聊、imo云办公室、imo专属云3种解决方案:imo班聊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和团队,imo云办公室和imo专属云则主要针对大中型集团企业和政府机构。因此,imo不同产品面向不同规模的用户。

在用户行业上,imo用户的行业分布则较分散。如图3所示(图片来源:http://www.51imo.com/),IT、互联网行业只占不到20%,其他用户分布在建筑和房地产、教育培训、服装等各行各业。这也与imo的基因相关,imo在产品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各行业的共性需求,因此用户群的行业分布没有呈现集中于某个或某类行业的情况。

3 imo“海量”企业客户群

2.范围层分析

2.1管理后台功能对比

在后台管理功能上,imo与slack各有特色:

imo的用户和组织管理功能十分强大,支持一人多职、分支隐藏、群的批量创建和管抖音上传10s视频可以被理。由于imo是本土化产品,本土化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都强调企业的可管可控,因此比较看重对组织的管控能力,imo的这一特点刚好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这也使imo比slack更适合在大企业应用。

slack的优势在于团队的个性化设置,如团队slackbot回复、团队icon。团队个性化设置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团队文化建设,以及对外形象的统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团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一些定制,从而间接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

2.2客户端基础IM功能对比(含PC端和移动端)

在基础IM功能上,slack的功能更为丰富:

slack支持消息标记未读、消息定时提醒、消息编辑等,对消息通知和消息免打扰的设置功能也比imo更强大。而基础IM是IM最本质、最高频的功能,slack在这方面的用心和专注使用户最基本的沟通需求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

imo则更加入了一些更符合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功能,如使班铃(消息强提醒)、消息回执,使消息的传达变得可追溯。

2.3客户端其他功能对比

在客户端其他功能上,slack的优势十分明显:

slack的文件搜索功能和bot功能十分亮眼。slack支持频道、DM、消息、通知、文件的跨类搜索,甚至能直接搜索第三方服务的内容,既帮助用户精准地找到了文件,也形成了团队的知识沉淀;bot功能不光能提供slack软件的帮助,还允许定制自动回复、管理第三方应用,用户的操作更为便捷。

2.4亮点功能分析

slack会话与应用深度融合

  • 场景:工作中往往需要给企业化解了一场公关危机同时使用多个应用,用户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是十分麻烦的事情。imo、钉钉等工作台集成方式下,用户仍然需要进入工作台才能操作第三方应用。
  • 功能:slack实现了会话与应用的深度融合,而不是割裂的、“+”的。用户可直接在会话窗口快速调用第三方应用、收发第三方应用的通知,避免了用户频繁在不同应用中切换的不便。

imo班铃班会

  • 场景:工作中会遇到“叫人难”的问题,尤其是当需要迅速召集大批人员时,在群组中发消息则团队成员不容易看到,打电话虽然可以快速召集但需要逐个操作、十分麻烦。
  • 功能:班铃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召集人员,只要给对方发起一个班铃(无论是单人还是多人),即可发出类似于通话页面的强提醒,迅速将对方带入实时沟通场景。并且,在发班铃的同时还可以捎上一句话以提醒对方沟通的主题,对方可根据当下事务的优先级作出响应。

3.结构层与框架层分析

3.1导航菜单

图4 slack与imo班聊导航菜单对比

slack:如图4(左)所示,slack采用抽屉式导航,切换channel、DM均需要点开页面左上角的按钮才能打开隐藏的抽屉式导航菜单。根据Steven Hoober的调研,49%的用户通过单手操作,36%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操作,另有15%双手操作。随着大屏手机时代的到来,设置在页面左上角的按钮的操作将越来越不方便。因此,抽屉式菜单只适合在功能比较单一的APP(如雅虎天气)或者功能复杂的APP中放低频的功能(如QQ的开通会员、个性装扮)。而channel和DM是高频的功能,将这些功能的入口隐藏在侧边栏的设计并不合理。



imo:如图4(右)所示,以imo班聊为例,imo班聊采用底部标签式导航,页面底部“班聊”、“任务”、“工作台”、“通讯录”、“我”5个Tab将主要功能完整展示,每个模块的入口一目了然,且能单手切换,十分方便。当然,这样的设计也有Tab个数受限、Tab占用一定屏幕尺寸等缺陷,但这些缺陷也是能通过另外的设计克服。例如,点开imo班聊的“工作台”Tab,各个应用通过桌面式导航展现,这种将桌面式导航嵌入到标签式导航的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Tab个数受限的问题。

3.2应用交互方式

图5 slack与imo班聊应用交互方式对比

slack:如图5(左)所示,slack采用由“ / ”触发的命令行交互方式,支持直接在会话页面驱动第三方应用(即消息流驱动)。将会话界面作为办公应用和服务的入口,可以使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无需手动打开应用就可以使用各类应用提供的拓展功能。但是,由于国内用户的计算机水平普遍不如国外,且并不习惯于命令行交互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国内。不过,消息流驱动的交互方式可以借鉴和吸收,未来随着AI(人工智能)和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消息流驱动的实现或许无需采用命令行输入方式,而支持语音或文字等更便捷的交互方式。

imo:如图5(右)所示,以imo班聊为例,imo班聊与应用之间的交互采用的是工作台的方式,该种交互方式下用户打开工作台,点选相应应用的图标才可以进入应用并执行相应操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用户对应用的操作更直观,缺点是用户的操作比命令行交互的方式更繁琐。

3.3消息流

图6 slack与imo班聊消息流对比

slack:如图6(左)所示,与主流IM软件不同,slack的消息在会话窗口的显示方式是自下而上,这一设计让用户的目光可以始终聚集在聊天窗口的底部区域;用户本人和聊天对象的消息均显示在会话窗口的左侧,查看消息时用户不用“左顾右盼”;当切换频道时,新旧消息会以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进行分割,同时聊天窗口的焦点会聚焦在分界线处,提升用户阅读的效率。

imo:如图6(右)所示,以imo班聊为例,imo班聊在消息流上的做法与主流软件相同,会话消息的显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用户本人和聊天对象的消息均显示在会话窗口的右侧和左侧,切换聊天窗口时新旧消息也没有进行明显的区分。

四、结论



经过以上竞品分析,imo的优势在于:

  1. 产品界面和部分功能的设计(如班铃、消息回执)符合中国企业的文化和国人的使用习惯;
  2. 后台管理功能强大,具备如一人多职、群管理等企业常用的管理功能,有利于组织的全面高效管理,能满足大型企业的管理需求;
  3. 部署方式多样,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特别是支持私有化部署,能满足大中型集团企业和政府机构对于安全性和个性化的要求。

imo的劣势在于:

  1. 虽然已经接入了数十种第三方应用,但第三方生态远不如slack丰富,而且imo只支持在工作实现与第三方应用的交互、不支持直接通过消息流驱动第三方应用;
  2. 搜索功能较弱,搜索功能的定制性不如slack强大,且不支持跨越消息、通知、文件、第三方应用的全局搜索;
  3. Bot功能不如slack强大,仅能提供imo软件使用上的帮助,不允许定制自动回复和管理第三方应用;
  4. 基础IM功能不如slack强大,缺乏一些实用功能(如消息标记未读、消息定时提醒等),对消息通知和消息免打扰的设置功能也相对slack较弱。

 

作者:刘增明(微信号lzm479364262)广告方案甘肃朋友圈广告代,浙江大学研究生,2017年3月毕业,有志于成为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寻求一份产品方面的工作。博客地址:。

本文由 @刘增明 于。,。

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

上一篇:2016外卖APP竞品分析: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
下一篇:“腾讯视频”产品体验报告


版权声明:以上主题为“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的内容可能是本站网友自行发布,或者来至于网络。如有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客服QQ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扫码咨询
    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
    打开微信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小提示:您应该对本页介绍的“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相关内容感兴趣,若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或留言咨询,我们尽快与您联系沟通imo与slack竞品分析报告的相关事宜。

关键词:imo, Slack, 竞品分析报告,

关于 | 业务 | 案例 | 免责 | 隐私
客服邮箱:545321@QQ.com
电话:400-021-1330 | 客服QQ:545321
沪ICP备12034177号 |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2418号